14

2020

-

09

湖北荆州:打造水稻产业强链 促进规模农业发展

作者:


监利县地处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,是全国水稻第一县、全省粮食第一县,也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、全国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、全国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县,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标兵称号。近年来,我们以集中育秧为主平台,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,以转变方式为主攻点,大力推进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,全力打造水稻产业强链,全面促进规模农业发展。

  一、发展规模经营,夯实水稻全产业链基础

  1.以育秧工厂为龙头,发展规模经营。全县近50家育秧工厂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,大力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。一是参与土地市场流转。利用市场化手段,采取以实物或现金的方式流转土地,自主创办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基地,流转面积5万亩,流转价格每亩每年高于对手成交500—600元,让农民得到实惠。二是推进土地入股经营。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,开展入股经营,实行利益分红,面积10万亩,每亩纯收入增加200—300元,让农民有获得感。三是开展成片打包服务。对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一次性打包,由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,农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,选择“全程式”、“选项式”、“订单式”等多种服务形式,面积60万亩,让农民可以当甩手老板。

  2.以土地流转为重点,发展规模经营。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,政府采取引导措施,让土地流转由对手成交逐渐向市场化、规范化流转转变,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。一是建立流转平台。政府主导建立了村有土地流转信息、乡(镇)有土地流转交易平台、县有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的三级服务平台。二是给予政策扶持。适应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要求,出台政策,对土地连片流转50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、大户、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每亩给予30元的奖励。三是实行项目跟进。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,给予项目定点帮扶,做到项目跟着土地流转走,跟着新型主体走。跟着规模经营走。近年,拿出2500万元项目资金,对开展土地连片流转的周老嘴镇郭杨村“立强专业合作社”进行农田基本设施改造面积达到1000亩;拿出4500万元项目资金,由福娃集团当业主,自主设计、自主建设,建成有机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。

  3.以新型主体为依托,发展规模经营。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,合作组织带动,专业大户参与,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多元化经营格局,全县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10万亩,占比50%以上。一是抓好水稻高产创建。监利是全国整县整建制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试点县,大力开展部省级粮食优质高产创建,利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,发挥高产创建项目优势,落实要素集成和技术集成,打造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0片,面积31万亩。二是抓好优质基地建设。以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为依托,以“五统一”为手段,以连片5000亩以上为标准,创建绿色食品(水稻)标准化生产基地51万亩。三是抓好特色稻米生产。以福娃集团为龙头,打造再生稻米、虾稻米等特色生产基地;以名宇米业为龙头,打造富硒米生产基地;以华洲农机为龙头,打造紫色米生产基地,面积达到50万亩。

  二、健全社会服务,完善水稻全产业链体系

  1.围绕延链补链健全生产体系。从种子到餐桌,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连接起来,实现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产业链生产体系。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300多家,比上年增1566家,其中50亩以上水稻种植家庭农场2815家,专业大户近5000家。以福娃为全产业链生产引擎打造水稻全产业链生产航母,全面提升水稻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二是想方设法抓好链条化生产。从职业农民培训、农资连锁供应、水稻集中育秧、农机综合服务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统防统治、粮食订单烘储、粮食精深加工、品牌多元营销、设施综合利用等10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贴心服务,基本补齐了水稻全产业链生产短板。三是大力开展多方对接合作。竭尽全力推动标准化、基地化、特色化发展,大力发展一种两收、虾稻共生等模式,引进适合中高档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推广种植,实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,确保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安全生产,保障产品的绝对安全。打造“企业+合作社+大户(农场主)+基地”或“企业(合作社)+基地+农工”模式,推进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
  2.围绕多元发展健全服务体系。围绕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监利以水稻生产为重点,按全产业链发展需求,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养。遵循“政府引导,社会主导,民间投资,市场运作,自负盈亏”的原则,依托育秧工厂,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,共集聚社会资本4亿多元,发展全产业链多元化的各类农业服务组织450家。一是狠抓产前服务。发展农民社会培训机构20家、标准农资连锁供应门店120家。二是突破产中服务。发展测土配肥站15家、统防统治专业队53家、农机综合服务组织100多家。三是注重产后服务。发展烘干工厂15家、农业电商服务组织40多家。

  3.围绕集团推进健全经营体系。突出一个“团”字,着力在“生产资料、农产品、技术、服务、招商”等五个方面发力。一是开展生产资料团购。成立了众心农业服务有限公司,发挥集团购买优势,提高生产资料购买的话语权,把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,压缩生产资料成本,间接提高农业生产利润。二是开展农产品团销。购建了源动力、大地春等农产品电商销信平台,在监利上信城设立了农产品展示区,广招八方客商,做到有质、有量、有规模,充分发挥团销优势,做到农产品销售利益最大化。三是开展“五新”技术团引。把新种子、新肥料、新农药、新机具、新模式这五种新技术进行团引,做到规范有序开展新技术的引进、试验、示范、推广,达到技术引进风险可控、效益最高目标。四是开展技术服务团导。建立了县有农业科技专家团、乡有农技服务中心、村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。

  三、促进融合发展,提升水稻全产业链质效

  1.推动主体与主体相互融合。新型主体之间加强协作联动,实现抱团取暧、共赢发展。一是由福娃集团牵头组建水稻生产合作总社,按区域组建分社,实现了合作社之间的共兴共荣,互相融合。二是由众心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网络育秧工厂和农资经销商,实行农资团购直销,减少中间环节,降低生产成本,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,实现了水稻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融合。三是由源动力牵头,以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大户和农场主为依托,培育农产品电商,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,推进了互联网+现代农业,实现了市场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。

  2.推动产业与产业相互融合。依托水稻育秧工厂的快速建设,推动了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。一是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融合。通过技术集成,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20元左右,增加粮食产量近100斤。二是实现了水稻产业和蔬菜产业的融合。全县育秧工厂实行大棚设施综合利用,带动全县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。三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。通过水稻全产业链的打造,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、产学研用一体化。我们在金草帽育秧基地建设了监利县现代农业示范园;在福娃集团、尚禾农业育秧基地,打造了集示范、应用、推广、培训和研发一体化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机械高级合作社“监利东风井关村”;在尚禾农业、嘉润农机育秧基地建设了观光园、休闲园、采摘园。

  3.推动生产与市场相互融合。目前,我们着力搭建并完善了“五个平台”,促进生产与市场的融合发展,实现水稻产业增产增效。一是搭建以福娃为龙头的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订单产销衔接平台;二是搭建以育秧工厂为龙头的“六代一收”(代购种、代育秧、代机整、代配肥、代防治、代收割、包收购)的产销衔接平台;三是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平台;四是搭建众心农业集团购销服务和互联网+平台;五是搭建订单履约平台,全县优质稻订单收购面积达到168万亩。

相关新闻

简报(3.14)

2025-03-24

一元复始 新程远阔丨荆楚乐食品祝您元旦快乐!

一元复始 新程远阔丨荆楚乐食品祝您元旦快乐!

2025-01-01

一元复始 新程远阔丨荆楚乐食品祝您元旦快乐!

【世界粮食日,我们在行动】不负好“食”光,节粮我先行

【世界粮食日,我们在行动】不负好“食”光,节粮我先行

2024-10-16

中秋节|致荆华经销商朋友的一封信!

中秋节|致荆华经销商朋友的一封信!

2024-09-15


版权所有 2023-2025 申宝配资 - 专业配资|专业的股票配资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宜昌 SEO标签

本网站已支持IPV4 / IPV6 双向访问

Copyrights 2022 Jingchule Food All Rights Reserved